細節
您在這裡: » 訊息 » 產業新聞 » 監視器的 5 個參數是什麼?

監視器的5個參數是什麼?

瀏覽次數: 54     作者: 本站編輯 發佈時間: 2024-05-24 來源: 地點

查詢

臉書分享按鈕
推特分享按鈕
線路共享按鈕
微信分享按鈕
linkedin 分享按鈕
pinterest 分享按鈕
Whatsapp 分享按鈕
分享此分享按鈕

患者監視器是醫療環境中的重要工具,可提供患者生命徵象的即時數據。這些監視器顯示各種參數,幫助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評估患者的病情並對任何變化迅速做出反應。本文旨在解釋病患監視器的五個常見參數、它們的意義,以及這些參數的異常如何顯示特定的健康問題。



什麼是病人監護儀?


患者監視器是一種在醫療保健環境中使用的設備,用於連續測量和顯示患者的各種生理參數。這些監視器在重症監護室 (ICU)、手術室、急診室和其他需要持續觀察患者狀況的區域至關重要。


病人監護儀的五個常見參數


最常見的監測參數有:


  • 心電圖(ECG)

  • 血壓 (BP)

  • 血氧飽和度 (SpO2)

  • 呼吸頻率 (RR)

  • 溫度


1.心電圖(ECG)


什麼是心電圖?


心電圖測量心臟的電活動。心電圖在監視器上以波形形式表示,顯示心律和電傳導。


心電圖如何測量?


將電極放置在患者皮膚的特定點上以檢測心臟產生的電脈衝。然後這些脈衝在監視器上顯示為連續線圖。


心電圖的重要性



  • 心率:每分鐘的心跳次數。

  • 心律:心跳的模式和規律。

  • 電傳導:顯示穿過心肌時的電活動。

  • 常見心電圖異常及相關病症

  • 心跳過慢:心跳低於每分鐘 60 次。可能表示甲狀腺功能減退或心臟傳導阻滯等問題。

  • 心跳過速:心跳超過每分鐘 100 次。可能表示發燒、脫水或焦慮等情況。

  • 心律不整:不規則的心跳可能表示心房顫動、心室顫動或其他心臟疾病。

  • ST 段變化:ST 段升高或降低可能表示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或缺血。



2. 血壓(BP)


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血液循環對血管壁施加的力。它以毫米汞柱 (mmHg) 為單位進行測量,並記錄為兩個值:收縮壓(心跳期間的壓力)和舒張壓(心跳之間的壓力)。


如何測量血壓?


通常使用套在手臂上的袖子帶來測量血壓。袖套充氣以暫時停止血流,然後緩慢放氣,在血流恢復時測量壓力。


血壓的重要性


  • 收縮壓:反映心臟跳動時動脈的壓力。

  • 舒張壓:表示心臟在兩次心跳之間休息時的動脈壓力。

  • 常見的血壓異常和相關病症

  • 高血壓:高血壓(≥130/80 mmHg)。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和腎臟問題。

  • 低血壓:低血壓(≤90/60 mmHg)。可能會導致頭暈、昏厥和休克。

  • 直立性低血壓:站立時血壓顯著下降,可能導致頭暈和昏厥。



3. 血氧飽和度(SpO2)


什麼是氧飽和度?

氧飽和度測量血液中氧飽和的血紅素分子的百分比。它是氧氣輸送到身體組織的效率的關鍵指標。


如何測量氧飽和度?

SpO2 使用脈搏血氧計進行非侵入性測量,通常放置在手指、耳垂或腳趾上。該設備利用脈動血管床的光吸收來確定氧飽和度。


氧飽和度的重要性

  • 正常範圍:通常在 95% 到 100% 之間。

  • 低氧血症:氧飽和度低於90%,表示血液中氧氣不足,需要立即就醫。

  • 常見的 SpO2 異常及相關病症

  • 低 SpO2(低氧血症):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肺炎、氣喘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RDS) 等疾病引起。

  • 高 SpO2:除非與不適當的氧氣治療有關,否則很少會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弱勢群體發生氧中毒。



4. 呼吸頻率(RR)


什麼是呼吸頻率?

呼吸頻率是每分鐘呼吸的次數。它是反映患者呼吸系統健康狀況和效率的生命徵象。


如何測量呼吸頻率?

可以透過觀察胸部起伏或使用檢測氣流或胸部運動的感測器來測量呼吸頻率。


呼吸頻率的重要性

  • 正常範圍:成人通常每分鐘 12-20 次呼吸。

  • 呼吸模式:呼吸頻率和深度的變化可以顯示各種健康問題。

  • 常見的呼吸頻率異常和相關病症

  • 呼吸急促:呼吸頻率增加(每分鐘呼吸超過 20 次)。可能是由發燒、焦慮、肺部感染或心臟衰竭等情況引起的。

  • 呼吸緩慢:呼吸頻率降低(每分鐘呼吸次數低於 12 次)。可見於阿片類藥物過量、頭部受傷或嚴重甲狀腺功能低下。

  • 呼吸中止症:一段時間沒有呼吸,這可能表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藥物過量或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



5. 溫度


什麼是溫度?

體溫是衡量身體產生和散發熱量的能力的指標。它是代謝活動和整體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


溫度是如何測量的?

可以使用口腔、直腸、腋下(腋下)或耳朵(鼓膜)放置的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先進的患者監視器通常包括提供連續讀數的溫度探頭。


溫度的重要性

  • 正常範圍:通常為 97°F 至 99°F(36.1°C 至 37.2°C)。

  • 發燒狀態:體溫升高(發燒)通常表示感染或發炎。

  • 常見的溫度異常和相關情況

  • 體溫過高(發燒):體溫升高至 100.4°F (38°C) 以上。可能由感染、中暑、發炎或某些藥物引起。

  • 體溫過低:體溫低於 95°F (35°C)。長期暴露於寒冷、休克或某些代謝紊亂的結果。

  • 溫度不穩定:在敗血症或甲狀腺疾病等情況下可以看到溫度波動。


整合參數進行全面監控

監測這五個參數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每個參數都提供了獨特的見解,它們的整合使醫療保健提供者能夠檢測惡化的早期跡象,做出準確的診斷並及時實施幹預措施。例如:

  • 心肺復甦術 (CPR):有效的心肺復甦術需要持續監測心電圖、血壓和 SpO2,以確保足夠的灌注和氧合。

  • 術後護理:密切監測所有五個參數對於檢測出血、感染或呼吸衰竭等併發症至關重要。

  • 慢性病管理:患有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可以透過定期監測來控制病情並預防急性發作,從而受益。


病患監視器透過持續追蹤重要的生理參數,在現代醫療保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了解五個常見參數——心電圖、血壓、氧飽和度、呼吸頻率和體溫——有助於認識它們在患者護理中的重要性。每個參數都提供有關患者健康狀況的重要信息,這些讀數的異常可以表明各種醫療狀況,指導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提供有效和及時的治療。透過整合這些參數,患者監護儀可顯著改善患者治療效果並確保全面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