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您在這裡: » 訊息 » 產業新聞 » 術中體溫過低的預防和護理 - 第 1 部分

術中體溫過低的預防與照護 - 第 1 部分

瀏覽次數: 0     作者: 本站編輯 發佈時間: 2023-08-17 來源: 地點

查詢

臉書分享按鈕
推特分享按鈕
線路共享按鈕
微信分享按鈕
linkedin 分享按鈕
pinterest 分享按鈕
Whatsapp 分享按鈕
分享此分享按鈕

術中體溫過低的預防與照護 - 第 1 部分




一、體溫過低的概念:


  • 核心溫度低於36℃屬於低體溫症


  • 核心溫度是指人體肺動脈、鼓膜、食道、鼻咽、直腸和膀胱等部位的溫度。


  • 圍術期低體溫(Inadvertentperioperativehypothermia,IPH),50%-70%的麻醉科和外科病人可能出現輕度低體溫。

1



二.體溫過低分級:


  • 臨床上一般將核心溫度34℃-36℃稱為亞低溫

  • 34℃-30℃為淺低溫

  • 30℃-28℃為中低溫

  • <20℃為深低溫

  • <15℃超深低溫







三.術中體溫過低的原因


2



(一)自身原因:

A、年齡:

老年人: 體溫調節功能差(肌肉變薄、肌肉張力低、皮膚血流、管收縮應變能力下降、心血管儲備功能低)。



早產兒、低體重兒: 體溫調節中樞不發達。



B.體質(體脂)

脂肪是很強的隔熱體,它可以阻止體內熱量的散失。


所有脂肪細胞都能感知溫度,並透過釋放能量來升溫。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這個加熱過程依賴一種叫做偶聯蛋白-1的蛋白質。當身體暴露在寒冷中時,偶聯蛋白-1 的數量會增加一倍。


一般情況下,患者術前需禁食12小時左右。如果身體素質較差,就會對寒冷刺激更加敏感,導致抵抗力減弱。手術帶來的寒冷刺激容易導致體溫下降。



C、心態


患者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波動導致血液重新分配,影響血液回流心臟和微循環,容易造成手術過程中體溫過低。



D、重大疾病


病危、極度虛弱:產熱能力低。


皮膚完整性受損:嚴重外傷、脫手套傷口、嚴重燒傷。




(二)環境

手術室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1-25℃。低於體溫。


層流手術室的常規溫度以及室內空氣的快速對流會增加患者身體的散熱,更容易導致患者體溫下降。


3


(三)機身散熱

A、皮膚消毒:

消毒液溫度低,消毒乾燥後才能達到消毒目的。消毒劑的揮髮帶走大量熱量,降低體溫。



B. 劇烈沖水:

手術過程中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或註射用水沖洗,也會導致身體熱量散失,這就是為什麼患者體溫下降的原因。



C.大手術時間長,胸腹部臟器暴露時間較長



D.醫護人員缺乏保溫意識



四、麻醉

藥物可以改變體溫調節中心的設定點。


全身麻醉-許多麻醉藥物可以直接擴張血管,肌肉鬆弛劑可以抑制對顫抖的反應。


區域阻斷麻醉-末梢冷感覺的傳入纖維被阻斷,使中樞錯誤地認為被阻斷的區域是溫暖的。





五、輸液和輸血

術中輸注大量液體與庫存血相同室溫或術中大量室溫沖洗液,會達到「冷稀釋」的效果,造成體溫過低。



成人靜脈輸注1L常溫液體或1單位4C血液,可降低核心體溫約0.25℃。


摘自:吳志敏.岳淵.肝臟移植麻醉手術中低溫的研究與照護[J].中華實用護理雜誌,2005年


領英封面